近幾年來,隨著物聯網行業的蓬勃發展,無線通信模塊的制式類型也越來越多,從GSM到NB-IoT、LoRa,再到4G,應用層出不窮,我們一一盤點。
(一)GSM模塊
把GSM模塊稱為“最為古老的模塊”毫不為過。GSM面世至今已有幾十年的歷史,具有成熟、穩定、性價比高等優勢。雖然其傳輸速率最高只能達到171.2Kbps(理論值),但完全可以滿足70%左右的物聯網應用場景。但是近幾年來,隨著物聯網的迅速發展,加上GSM網絡退網、基站裁撤的影響,GSM網絡的體驗越來越差,無法連網、頻繁斷網的現象越來越嚴重,讓大家頭疼不已。
(二)NB-loT模塊
GSM網絡的惡化,讓大家對于NB-IoT寄予厚望。NB-IoT網絡具有大容量、低發射功率、極低功耗的特性,似乎是GSM網絡的完美接班人。但NB-IoT的應用場景實在有限,比較適合于靜止狀態、小數據量、低頻次的周期性數據采集場景,對于遠程控制的場景有些力不從心。目前NB-IoT在燃氣表、水表、電表(俗稱三表)領域發展還不錯,但在其它領域發展不如預期。
(三)Cat.4/Cat.1模塊
由于GSM網絡與NB-IoT的網絡不盡如人意,大家不約而同把目光轉向了4G模塊。目前市面上約大多數的4G模塊都是LTE Cat.4制式的,傳輸速率高(下行150Mbps,上行50Mbps)、時延短,而且網絡覆蓋好、質量高,不會像2G網絡那樣擁塞。另外,隨著5G的興起,手機業務的流量將會逐漸由4G轉向5G。
那現有的成熟4G網絡用來做什么呢?——必然是承接來自物聯網的流量業務。
這么看下來,現階段對物聯網而言似乎4G Cat.4方案是最完美的選擇了,但事實上卻并非如此。4G Cat.4模塊的唯一缺點就是一個字——貴!2017年,Cat.4模塊高通方案的價格還在140元左右,隨著ASR國產方案的成熟與穩定,Cat.4模塊目前的價格已經下降到了70元左右,由此引爆了國內Cat.4模塊銷量的大幅增長。但是對于絕大多數物聯網應用來說,價格還是太高。
2020年,物聯網無線通信模塊將要迎來一位新的成員——LTE Cat.1模塊。
Cat.1大家雖然不太熟悉,但早在2008年,LTE的第一個版本R8(Release 8)中,除了有滿足寬帶多媒體應用的Cat.3、Cat.4、Cat.5等終端等級外,也有低速率的終端等級Cat.1,非常適合物聯網應用。
Cat.1具有以下優點:
1)網絡成熟穩定,覆蓋廣。
LTE Cat.1可以無縫接入現有LTE網絡當中,無需針對基站進行軟硬件的升級。也就是說,Cat.1的覆蓋情況與Cat.4一樣,不用擔心網絡覆蓋問題。
2)Cat.1使用單天線,系統集成度高,硬件架構更簡單,外圍硬件成本更低。
3)功耗更低,較Cat.4下降了20% 。
4)速率適中,上行5Mbps, 下行10Mbps,可以覆蓋90%左右的物聯網應用場景。
據實網測試,在信號良好的區域,Cat.1模塊的上下行速率能基本接近理論速率。不得不說這是個不小的驚喜,看來運營商對于Cat.1還是“用料”很足的,沒有去刻意閹割。
5)網絡時延小,與Cat.4相當。
物聯網應用行業眾多,以下僅列出部分常規應用行業通信需求的Cat.4/Cat.1適用性對照表:
2020年桑尼奇同深圳有方科技簽訂了一年的代理權,全面代理有方全部產品,包括2G/3G/4G/5G/NB-IoT/eMTC/CAT.1,等無線通訊模塊,廣泛應用于智慧能源、車聯網、工業物聯網、商業零售、智慧城市等行業。如需了解更多信息按以下方式聯系張經理,張經理QQ:2860224697 手機:18576760724(微信同號)
評論列表: